宁强天麻授粉忙,小天麻铺就致富路
在秦巴山脉交汇处的宁强县,初夏的密林间正上演着一场“授粉革命”。天麻种植户们手持细针,小心翼翼地为天麻花人工授粉,这一幕不仅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生动实践,更是当地群众依托“小天麻”走向共同富裕的缩影。

天麻授粉是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传统自然授粉效率低,而人工授粉可将种子质量提升30%以上。在汉源街道二道河乌天麻种子繁育基地,记者看到,人工培育的“神秘”乌天麻花陆续绽放,基地负责人张远鸿带领工人们正在给乌天麻花授粉。据了解,乌天麻天麻素含量高,药用价值高,口感较普通天麻更好,深受市场欢迎,是我县的特色产业。

“80后”的张远鸿出生在宁强县二郎坝镇白果树村,2018年6月,他成立了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海拔天麻培育和天麻产业种植发展。分别在毛坝河等高海拔地区发展林下野生天麻600余亩,建成了高海拔野生天麻种质资源圃、天麻保种育种基地、野生天麻科研基地,为周围乡亲们提供就近就业的岗位、专业技术的学习机会以及为他们自主发展产业带来了希望。公司生产的乌天麻种子、成品乌天麻、天麻面、天麻酒等产品走俏市场,除了汉中本地,产品还销往四川、甘肃、湖北、河南、江苏、上海等地。
天麻,古称“赤箭”,因其无根无叶、生长神秘,曾是珍贵的野生药材。20世纪70年代,“天麻之父”徐锦堂教授带领团队在宁强攻克天麻人工种植难题,首创“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和萌发菌分离技术,终结了天麻依赖野生采挖的历史,奠定了宁强作为“中国天麻人工种植发源地”的地位。
如今,我县天麻产业已形成“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在宁强天麻国际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额超百万元,鲜天麻通过冷链物流销往云贵川及韩国等地。深加工领域,天麻酵素、乌天麻片等功能食品崭露头角,药食同源政策更催生了天麻面条、养生酒等创新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截至目前,我县天麻种植面积超5万亩,年产鲜天麻7万余吨,综合产值达18亿元,稳居全国前三。

从深山“仙草”到富民“金钥匙”,宁强天麻产业凝聚了科技、政策与民智的合力。在这片土地上,每一颗天麻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铺就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荣的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