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推荐 >

【抖音】小说苏晚沈砚无广告阅读 (桃桃七分甜)小说全集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2025-09-19 16:58:20

第一章雨幕与暖光雨丝裹着秋凉,噼里啪啦地砸在便利店的玻璃橱窗上。

苏晚把被雨水浸湿的工牌攥在手心,

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里——这是她第三次核对完裁员通知邮件,

邮箱上方那个刺眼的红色感叹号,像一记重锤砸在心上。“叮——”手机屏幕骤然亮起,

弹出一条新的招聘信息:“急聘咖啡师,月薪八千,每日工作时长六小时,可提供员工餐。

”配图是一家社区咖啡馆的照片,暖黄色的灯光下,原木色的吧台泛着温润的光泽,

柜台里摆着几盆生机勃勃的薄荷,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地址在巷尾的梧桐街七号。

苏晚收起伞,雨水顺着伞骨滴滴答答落在青石板上。转过最后一个拐角,

那家咖啡馆便赫然出现在眼前。深褐色的木质门楣上挂着一块手写的木牌,

“半糖记忆修复所”几个字,在傍晚的微光中晕染开淡淡的墨痕,

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朴与神秘。推开门,一阵混合着咖啡豆烘焙香气的暖风迎面扑来。

柜台后,一个身着深灰色高领毛衣的男人背对着她,正低着头,专注地用一个精致的手冲壶,

缓缓注入热水。水柱在咖啡粉上画出一圈圈涟漪,

空气中也随之弥漫开一股焦糖与茉莉交织的馥郁香气。“一杯……热拿铁。”苏晚轻声开口,

声音有些干涩。男人的动作微微一顿,却没有立刻回应。等她走到吧台前的时候,

他才缓缓转过身。直到这时,苏晚才看清他的脸。他的眉骨很高,眼窝略深,鼻梁挺直,

嘴唇的线条却异常柔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左眼角,有一颗浅褐色的泪痣,

像是清晨花瓣上偶然凝结的露珠,平添了几分柔和。“要加糖吗?”他问,声音低沉沙哑,

像是被细砂纸轻轻打磨过一般。“嗯……半糖就好。”苏晚随口答道。男人拉开抽屉,

取出一小罐黄澄澄的方糖,用银色的夹子夹起两块,轻轻投入拉花缸。

牛奶在他灵巧的手中打出绵密的奶泡,当他将奶泡倒入浓缩咖啡的刹那,

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图案便在杯口绽放开来。“您的拿铁。”他把咖啡杯推到苏晚面前。

就在杯子与木质吧台接触,发出一声轻微轻响的瞬间,苏晚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恍惚。

无数细碎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一个穿着洁白婚纱的女人,正踮起脚尖,

细心地帮他整理着围裙的带子,用温柔的语气说:“阿砚,别总忙着研究那些记忆修复,

咖啡凉了就不好喝了。”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有些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

把一张满分试卷高高举起,兴奋地喊道:“哥!我数学考了一百分!你说过,

要是我考了满分,就给我做芒果冰沙!”画面倏然而止。苏晚猛地眨了眨眼,

手里的咖啡杯壁上,不知何时已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过来。

她有些不确定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刚才……我是不是看到了什么?

”男人擦拭吧台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目光落在苏晚的脸上,

那双深邃的眼眸像是深夜无波的古井,不起丝毫涟漪:“你喝的是‘忆昔’特调。

我这里的每一杯咖啡,都添加了特制的记忆萃取液,能帮助饮用者在三分钟内,

短暂地触碰到内心深处最想回想起的某段记忆。”苏晚的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纸杯。三天前,

她在公司茶水间无意中听到部门经理和HR的谈话,

说她这个刚转正没多久的实习生“性价比不高”,不如裁掉,可以给老员工腾出名额。昨夜,

她独自一人坐在出租屋的小阳台上,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时,

妈妈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说:“晚晚啊,要不……咱不在这儿干了,回家来吧,妈养你。

”“可是……这些记忆,”她压低声音,有些迟疑地问,“是……真实的吗?

”男人没有直接回答。他走到靠墙的一排木架前,

从一个雕花木盒里取出一本边缘已经泛黄的旧相册。翻开相册,

里面是一张张褪色的黑白照片:有穿着喇叭裤、烫着**浪卷发的女人,

依偎在穿白衬衫的年轻男人肩头;有一个戴着红领巾的男孩,怀里抱着一个足球,

咧嘴笑着;还有一张病历单,上面的诊断结果清晰地写着——“阿尔茨海默症(早期)”。

“我妈妈,”他修长的指尖轻轻拂过那张病历单,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三年前开始出现记忆衰退的症状。她总是忘记自己刚吃过饭,忘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

甚至……有时候,她会把我错认成早已过世的父亲。”他从相册里抽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女人梳着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笑容爽朗,眼神清澈。“她最后一次清醒的时候,

拉着我的手说,阿砚,你还记得吗?我们以前经常一起喝你亲手煮的咖啡,

你说等我考上大学,要亲手为我煮一杯加了双份方糖的拿铁。

”玻璃窗外的雨势渐渐大了起来。

苏晚静静地望着男人垂落在吧台上的手——那双手骨节分明,干净而修长,

指腹却带着常年研磨咖啡豆磨出的薄茧。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上周视频通话时,

妈妈兴奋地告诉她,家里阳台新种下的茉莉花终于开了,她还说等苏晚放假回家,

要给她做她最爱吃的酒酿圆子。可她只是不耐烦地打断了妈妈的话:“知道了知道了,

我正忙着呢,晚点再说。”“您……为什么会想到开这样一家咖啡馆?”苏晚轻声问道。

男人合上相册,将它轻轻放回木盒中。“我在一所脑科学研究所工作,”他说,

“主要研究方向是记忆提取与修复。后来,我妈妈确诊了阿尔茨海默症。我突然意识到,

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真正替代那些最平凡、最普通的陪伴。于是,我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

开了这家咖啡馆。”他抬眼看着苏晚,眼神温和了许多,

“我想帮助那些和我一样困在记忆迷雾里的人,也想……帮像你这样,

暂时遗忘了生活中某些温暖瞬间的人。”苏晚的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咖啡杯壁。

半糖的拿铁甜度恰到好处,不像全糖那样腻人,也比无糖多了几分恰到好处的慰藉。

她忽然想起了今天早上出门前,

妈妈追着她塞进她包里的热乎鸡蛋;想起了上周加班到深夜十点,在空无一人的地铁站,

有个陌生的小姑娘硬是塞给了她一颗包装精美的草莓味软糖;想起了上周五,

隔壁工位的张姐特意从家里带来的自己烤的蔓越莓饼干,还笑着说:“小苏啊,多吃点,

年轻人要补充能量。”那些被她在忙碌与焦虑中忽略的细碎片段,

此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串联起来,在她心头形成一股暖流。

“我……可以在这里打工吗?”苏晚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我以前在学校的咖啡社团学过拉花,虽然可能做得不是很好。

我可以负责做咖啡、打扫卫生,什么活儿都可以干!”男人微微一怔,

随即眼底漾起一丝浅淡的笑意:“你叫什么名字?”“苏晚,苏醒的苏,夜晚的晚。

”“我叫沈砚。”他将一把印着咖啡馆logo的钥匙递给她,“试用期一个月,月薪八千,

每日工作六小时。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刚好是你下班后的时间。

”苏晚接过那枚带着淡淡木香的钥匙,忽然注意到吧台角落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罐,

里面装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纸条。她好奇地凑近一看,

发现每张纸条上都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些句子:“希望明天早上能顺利找到车钥匙。

”“希望爸爸的手术能够成功。”“希望今天下班能遇到卖烤红薯的摊贩。

”“这是……”她有些不解地问。“客人们留下的‘记忆愿望’。”沈砚解释道,“有些人,

会把自己最想记住的愿望写下来,希望能借助某种力量永远珍藏。也有些人,

会写下那些他们渴望忘记的痛苦回忆,期待它们能随风消散。

”苏晚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小小的蓝色纸条上,

上面的字迹稚嫩而歪斜:“希望妈妈每天都能记得给我讲睡前故事。”她的心头微微一颤,

抬头时,正好撞进沈砚温柔似水的目光里。他的左眼角,那颗浅褐色的泪痣,

在暖黄色的灯光映照下,仿佛一颗即将融化的糖霜,柔化了周遭的一切。

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但咖啡馆内的暖气却开得很足,驱散了门外的寒意。

苏晚忽然觉得,有些记忆,其实不必刻意追求完美无瑕。就像这杯半糖的拿铁,甜与苦交织,

却又在舌尖留下恰到好处的余韵。就像此刻,她望着沈砚低头认真擦拭咖啡杯的侧影,

心中某个柔软的角落忽然变得无比清晰——原来,

那些被我们不经意间忽略的、看似平凡的日常琐碎,

才是生命中最值得用心珍藏的“半糖记忆”。

第二章咖啡香里的时光苏晚正式上班的第一天,闹钟在清晨六点半准时响起。

她手忙脚乱地套上米色针织衫,套上卡其色阔腿裤,临出门前,

又猛地想起沈砚说过“员工餐很丰盛”,于是急匆匆地往包里塞了个玻璃饭盒。

梧桐街的青石板路被昨夜的雨水洗刷得格外清亮,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桂花香。

咖啡馆的门楣上,铜铃被苏晚推门的动作轻轻撞响,发出一串悦耳的叮咚声。

沈砚正站在吧台后,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只只骨瓷咖啡杯。晨曦透过玻璃窗斜斜地照进来,

勾勒出他专注而宁静的侧影,连发梢都仿佛染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光晕。“早。”他抬起头,

对她微微一笑,“今天的晨间特调是‘朝露’,用的是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

带有清新的柑橘和茉莉花香。”苏晚接过他递来的咖啡杯,

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掌心的温度,有些微烫。她抿了一小口,

酸甜的滋味在口腔中轻盈地跳跃,像含了一颗刚剥开的嫩橙。“很好喝。”她由衷地赞叹道。

沈砚的耳尖似乎微微泛红,他低下头,

继续整理着手边的东西:“我去后院取今天新到的豆子,你先熟悉一下收银系统。

”后院不大,却别有洞天。墙角种着几株生机勃勃的薄荷,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晨露。

晾衣绳上,随意地搭着一件深灰色的高领毛衣——正是沈砚常穿的那件。苏晚伸手摸了摸,

布料柔软,带着阳光曝晒后特有的、令人安心的味道。收银台旁的一张小桌上,

放着一本厚厚的皮质笔记本。苏晚好奇地翻开第一页,

只见上面用隽秀的字迹写着:“2023年3月15日,晴。母亲今天认出了我,

她指着相册说‘阿砚的校服真好看’。我偷**下了她的笑容,这张照片,

比实验室里任何一组精密的数据都让我珍视。

”第二页的日期是三天前:“2025年8月16日,阴。裁员邮件发到了苏晚的邮箱。

她攥着工牌的手指关节泛白,像一只受惊的小兽。我应该早点问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苏晚的脸颊蓦地一热,慌忙合上了笔记本。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知道她在试用期的工资只有正式员工的一半,知道她每天下班后来回奔波赶公交的疲惫,

知道她藏在背包最里层的、那张舍不得扔掉的、家乡小镇的旧照片。“在看什么呢?

”沈砚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

里面露出了几袋色泽新鲜的咖啡豆。“哦,那是我的工作日志。

”苏晚有些不好意思地将笔记本放回原处。沈砚将咖啡豆倒进一个古朴的铸铁研磨器里,

金属与陶瓷摩擦,发出细碎而富有节奏的声响:“我妈妈以前总说我,磨豆子的时候,

像个老实的匠人,一磨就是大半天。”他低下头,继续专注地研磨着,

深灰色的毛衣袖口随着手臂的动作微微上滑,露出了手腕上一块淡粉色的疤痕,

“她住院那天,我正在实验室调试设备,接到电话时,手里的试管掉在地上摔碎了,

划伤了这里。”苏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

她想起昨天在玻璃罐里看到的那张纸条,想起沈砚说起母亲时眼中深藏的温柔与痛楚,

忽然鼓起勇气问道:“阿姨……她还记得你吗?我是说,现在。

”“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吧。”沈砚将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滤篮,调整好萃取参数,

“有时候,她会把张姐认成她的中学同学,有时候,又会把我错当成她早逝的弟弟。不过,

每周三下午,她通常会比较清醒。她说那是‘和阿砚喝下午茶的时间’。”下午三点,

咖啡馆准时迎来了第一位客人。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进来,

目光在店内逡巡片刻,最后停在沈砚身上:“阿砚,我的小阿砚,你又长高了。

”沈砚放下手中的咖啡壶,快步上前扶住她:“王奶奶,您今天气色不错。

”他转头对苏晚说:“王奶奶是附近的住户,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

时常会忘记自己的家在哪里。”王奶奶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迷茫,她伸出枯瘦的手,

紧紧抓住苏晚的手腕:“姑娘啊,我那乖囡囡呢?她该放学了,我去接她放学,好不好?

”苏晚的心头一紧,下意识地看向沈砚。沈砚不动声色地对王奶奶笑了笑,

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水果糖:“奶奶,您看,

这是囡囡最喜欢的水果糖,甜甜的。等会儿我们先喝杯‘忆昔’特调,好不好?喝了它,

囡囡就会自己来找您了。”王奶奶浑浊的眼神在看到那些糖果时亮了一下,

她小心翼翼地从罐子里摸出一颗草莓味的糖,放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嗯,甜,

真甜。”苏晚很快明白了“忆昔”特调的作用。

当那熟悉的香气在王奶奶的鼻腔里弥漫开来时,她原本浑浊的眼神渐渐变得清明起来。

她看着沈砚,忽然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阿砚,我的傻孩子,又熬坏眼睛了。”她抬手,

轻轻抚摸着沈砚眼角那颗浅褐色的泪痣,“你小时候,总爱趴在我肩膀上看我织毛衣,

一趴就是大半天,眼睛就是这么给看坏的。”沈砚的身体微微一僵,苏晚清楚地看见,

他藏在吧台后的手指,轻轻地颤抖了一下。

王奶奶絮絮叨叨地讲起了“囡囡”的事情:“我们家囡囡啊,最爱吃我做的桂花糕了。

上个月,她还打电话回来,说想吃了……”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眼神也开始再次变得涣散,“可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

她到底是在哪所大学读书了……”“奶奶,”苏晚连忙上前,轻声握住她的手,

“这里是梧桐街七号,您家囡囡说,等她放假了,就带您来看院子里的桂花树。

”王奶奶浑浊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一瞬间的光亮:“对,对,

梧桐街……我家就在那棵老槐树下……”她喃喃自语着,慢慢地坐了下来,

捧起沈砚递给她的咖啡,小口小口地啜饮着。沈砚站在吧台后,目光追随着王奶奶的身影,

久久没有移开。苏晚注意到,他的喉结轻轻滑动了一下,像是在极力压抑着某种汹涌的情绪。

傍晚时分,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苏晚站在门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

沈砚递过来一把黑色的长柄伞:“你住的地方离这儿有点远,这把伞你先用着。

”“那你怎么办?”苏晚接过伞,有些犹豫。“我家就在附近。

”沈砚指了指巷子深处一栋亮着暖黄色灯光的小楼,“而且,我习惯在咖啡馆待到很晚。

”苏晚撑开伞,正要离开,却被沈砚叫住了。她回过头,

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牛皮纸袋:“这是……你落下的东西?”纸袋里,

是早上她塞进包里的那个玻璃饭盒。打开一看,里面是香喷喷的酒酿圆子,还微微冒着热气。

“张姐今天特意多做了一些,她说你肯定没吃晚饭。”沈砚的耳尖又红了,

“我……尝了一个,味道还不错。”苏晚的心头一暖,低头喝了一口温热的酒酿圆子汤,

甜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一直暖到了心底。她抬起头,正好对上沈砚看过来的目光。

他的左眼角,那颗浅褐色的泪痣,在傍晚昏黄的灯光映照下,

仿佛一颗即将融化在她心湖的糖霜,柔化了她所有的不安与疲惫。“沈砚,”她轻声开口,

“谢谢你的‘忆昔’。”“不用谢。”沈砚微微一笑,笑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

“应该是我谢谢你,苏晚。”苏晚撑着伞,慢慢走进了朦胧的雨幕之中。身后的咖啡馆里,

隐约传来了王奶奶带着些许迷茫却又带着一丝满足的哼唱声,那是一首年代久远的经典老歌,

旋律轻柔,像一片羽毛,轻轻拂过她的心头。她忽然觉得,有些记忆,

或许会被岁月的风雨冲刷得日渐模糊,但总会有一些温暖的瞬间,如同这雨中飘散的桂花香,

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的心底,成为支撑我们前行的、永不褪色的半糖甜。

第三章记忆罐里的星光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晚渐渐适应了咖啡馆的节奏。每天下午三点,

她会准时推开咖啡馆的门,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和淡淡的暖意。

她学会了熟练地操作那台老旧的意式咖啡机,虽然拉花的手艺还有些生疏,

经常把天鹅拉成肥硕的企鹅,或是把树叶挤成一团乱麻,

但沈砚总是在一旁耐心地指导她:“手腕再放松一些,奶泡要打得再细腻一点……对,

就是这样。”玻璃罐里的彩色纸条越来越多,苏晚也开始留意到一些常客的故事。

总在下午四点左右来店里,点一杯“忆昔”特调,

然后静静地看着窗外发呆的退休老教师李伯,他的纸条上写着:“希望明天能在公园里,

再次遇到那个教我打太极拳的可爱小姑娘。”;那个总是在傍晚时分背着画板进来,

点一杯冰美式,然后默默画上许久的清瘦男孩小川,

他的纸条上写着:“希望奶奶能看到我的画展,她的身体能快点好起来。

”;还有一位总是穿着鲜艳红裙,笑起来有两个深深酒窝的年轻姑娘晓晓,

她的纸条上写着:“希望我能早日忘记那个雨夜,忘记那场车祸,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吧台后认真地擦拭着咖啡杯,

忽然听见门口的风铃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她抬起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拄着一根雕花的红木拐杖,颤巍巍地走了进来。老太太穿着一身雅致的藏青色旗袍,

领口别着一枚温润的珍珠胸针,气质儒雅,一看便知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老人。

“请问……这里是‘半糖记忆修复所’吗?”老太太的声音轻柔而清晰,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询问。“是的,阿婆,您请进。”苏晚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老太太环顾了一下四周,

目光最终落在了吧台后正在忙碌的沈砚身上。当她看清沈砚的脸时,她的眼神猛地一凝,

手中的拐杖不自觉地顿了一下,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

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难辨的笑容:“你是……阿砚?”沈砚的动作明显顿住了。他抬起头,

看着眼前的老太太,眉头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探究:“您……认识我?”“呵呵,

怎么会不认识呢?”老太太缓步走到吧台前,目光落在沈砚左眼角那颗浅褐色的泪痣上,

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伤感,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疼惜,“这颗痣,

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真是一点都没变。”苏晚端着刚冲泡好的柠檬水走过去,

正想询问情况,却听见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您……您到底是谁?

”“我是苏棠啊。”老太太放下手中的拐杖,目光温柔地注视着沈砚,

仿佛在看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阿砚,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你的姐姐啊。

”沈砚的身体猛地一震,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靠在身后的咖啡机上,

声音沙哑地问道:“苏……苏棠?”“是啊。”苏棠——这位自称是苏晚姐姐的老太太,

脸上露出了一个悲伤而温柔的笑容,眼角有细密的皱纹,像一朵饱经风霜却依旧美丽的秋菊,

“你小时候,最喜欢缠着我给你买麦芽糖吃。有一次,你偷跑出去买糖,

结果不小心摔破了膝盖,哭得撕心裂肺,是我背着你,一步一步走回家的……”“够了!

”沈砚突然厉声打断了她,“我妈妈告诉我,我很小的时候,

亲生姐姐就因为一场意外夭折了。你到底是谁?为什么要冒充我的家人?

”苏棠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的拐杖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她从随身携带的那个精致的丝绸手提包里,

颤颤巍巍地摸出一张已经泛黄的老旧照片,照片的边缘已经磨损,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

照片上有一个穿着干净白衬衫的英俊少年,和一个扎着俏皮羊角辫的可爱小女孩,

【抖音】小说苏晚沈砚无广告阅读 (桃桃七分甜)小说全集免费在线阅读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