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赫连曜姜昙》小说章节免费阅读 镜中昙小说阅读
我和她,一个是饱受欺侮的弱国质子,一个是魂魄被困的亡国公主。我是她的身,
她是我的魂。她为我青丝染雪,我报她血海深仇。当复仇的锁链,将我们牢牢捆在一起,
一面小小的铜镜,竟成了复仇最锋利的武器。(一)腊月的风跟疯了似的,卷着雪沫子,
往骨头缝里钻。我光膀子站在雪地里,牙齿不停打颤。赫连曜站在廊下,裹着银狐裘。
不愧为昭国皇子,果然神采飞扬。他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嘴角勾着笑,看我的眼神,
像看笼子里的狗。“谢无咎,”他开口,声音慢悠悠的,却带着冰碴子,“听说你在郑国时,
箭法不错?”我垂着眼,看自己冻得发紫的脚趾头往雪里陷。
旁边的太监尖着嗓子喊:“殿下问你话呢!聋了?”他手里的皮鞭在雪地上抽了一下,
啪的一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那鞭子浸过盐水,阳光下能看见亮晶晶的渍。赫连曜挥挥手,
让太监把弓递过来。“十箭,”他抬了抬下巴,指着三十步外的靶心,“都射中,
今天就饶了你。”我知道,他不是要我射箭。他是要看我怎么在雪地里像个傻子一样挣扎,
怎么被鞭子抽得哭爹喊娘。拉开弓,胳膊上的肌肉突突跳,冻的。第一箭出去,偏了,
擦着靶边钉在地上。赫连曜嗤笑一声。“啪!”太监的鞭子没等他发话就甩了过来。
后背像被烙铁烫了一下,紧接着是盐水钻进皮肉的疼,**辣的,直冲天灵盖。
“谢殿下教诲。”我闷哼一声,没敢抬头,第二箭,我故意又偏了半寸。鞭子又落下来,
力道更重。“贱骨头!”太监啐了一口,“郑国的贱男人,就是欠打!”我咬着牙一声不吭。
十箭射完,我后背已经没有一块好地方。血混着雪水往下淌,在脚边积了一小滩,
很快冻成了血红的冰坨。“废物。”赫连曜扔下两个字,转身进了屋,棉帘子甩得啪啪响。
太监跟在后面,走之前还往我脚边吐了口浓痰,“还不滚。”我拖着步子挨回质子馆的破院。
门轴吱呀作响,风从门缝里灌进来,呜呜地像哭。关上门,才敢松口气,疼得倒抽冷气。
从枕头底下摸出那片磨得光滑的竹片——我的“账簿”。在密密麻麻的刻痕后,
又重重刻下一道。找出那罐只剩个底的盐水,咬着牙往背上浇。“嘶——”疼得眼前发黑,
我死死咬住牙,没让自己叫出声。叫了又能怎么样?谁会来救一个羸弱小国的质子?
夜里更冷了。炭盆早就空了,我把那床薄毯裹了又裹,还是冷。窗外的雪亮得很,
跟白天似的。我摸出那本抄来的《韩非子》,趴在窗台上,借着雪光看。手指冻得不听使唤,
就放在嘴里含一会儿,等有了知觉再翻页。墙角那根竹剑,被磨得越来越亮。我比划着剑法。
竹剑破空气,发出“咻咻”的轻响。每一下,都相像着刺在赫连曜那张得意的脸上。
雪还在下,屋顶上的积雪又厚了一层。我知道,这样的日子还长。从十岁开始,
在昭国做了七年质子,我学会的最大本事,就是隐忍。总有一天,我会带着这些账,
回郑国去。到时候,该算的,一笔都少不了。竹枝在手里转了个圈,
尖端对着窗外那轮惨白的月亮。我笑了笑,咽下口中的血腥味。(二)一日,
赫连曜罚我清理内库:“秽物就该待在秽物该去的地方”。墙角结着蛛网,霉味混着灰尘味,
呛得人直咳嗽。侍卫守在门口,不愿进来。我拿着抹布,仔细擦拭那些落满灰尘的架子。
木头朽了,一碰吱呀作响。胳膊还酸着,是昨天被赫连曜推搡时撞的。突然,手碰到个硬物,
压在角落一堆破旧锦缎下。我掀开锦缎,灰扬了一脸。是面铜镜,边缘刻着夔纹,异常精美。
镜面蒙着层灰,擦了擦,亮得能照见人。我刚到面前,想看看自己狼狈的样子。
镜里突然映出个人影。不是我。是个少女,穿着素色衣裙,明艳动人,眼神却冷得像冰。
我吓了一跳,手一抖,铜镜差点掉在地上。“你是谁?”我压低声音,左右看了看,
没人注意。镜里的少女没说话,就那么看着我。过了会儿,她才开口,
声音轻得像飘雪:“夏国长公主,姜昙。”夏国?那个七年前被昭国灭了的国家?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扔下铜镜:“你是……鬼?”她惨笑,
嘴角弯起个冷冽的弧度:“连鬼都不是,只是个被困住的魂魄。“国破家亡日,
我自刎殉社稷,血溅铜镜,不想被这古镜中的夔纹锁魂阵,强拘为镜中灵器。
”我不解:“可你怎么会出现在昭国内库?”她眼中满是恨意,“昭国兵士见铜镜贵重,
与宫中其它珍宝一并掳回。昭王将铜镜赐予皇贵妃,因照人变形丑陋,才被弃于内库。
”我还想问,她却突然打断:“你想逃回郑国?”我浑身一僵,这念头我藏得极深,
从没对人说过。“我知道你是谁,郑国质子谢无咎。”她的声音透过镜面传出来,
带着点回音,“我能帮你逃出去。”“什么条件?”我没信她的话,天下没有白来的好处。
“我要昭国亡。”她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像出鞘的剑,“用你的手。”我盯着她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有恨,浓得化不开的恨。跟我深埋在心底的恨,极像。“好。”我点头,
没再多问,“我答应你。”她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我这么快答应。随即,
镜面上泛起一层光,光影流动,慢慢组成一幅图。“昭宫布防图。”她的声音带着点激动,
“赶快记下来。”我赶紧找来块碎炭,借着从窗棂透进来的月光,趴在地上临摹。
光影变幻得快,我手忙脚乱,炭灰蹭了满手。等把图描完,我手都麻了。抬头看镜里,
姜昙的身影淡了点,像要散开似的。“今夜先这些。”她说,“以后,我会告诉你更多。
”“我怎么找你?”我问。她没回答,身影彻底消失在镜里,铜镜又变回普通的样子,
蒙着层淡淡的雾。我四顾无人,赶紧把铜镜揣进怀里,冰凉的触感贴着心口。回到小院,
我找出那根竹剑。借着月光,在剑上刻下一道深痕。第一笔欠账,欠姜昙的,也欠我自己的。
灭昭的诺,从今天起,刻在这儿了。(三)侍卫的靴子声又响起来了。踏在青砖上,
一步一响,像敲在我心上。案上的布防图还没描完。姜昙说,光影撑不过半个时辰。
我看着镜中她鬓角新添的一丝白霜,还有镜边那道新鲜的裂痕。手摸到竹笛。笛孔凉得像冰。
西角门是第三孔,气要沉。假山暗门在第六孔,需轻颤。我按关隘方位调气息,
把图揉进《寒江曲》的调子。笛声起时,侍卫在院外啐了口。“又在哭丧!”他们听不懂。
那气口的轻重里,藏着翻墙的角度,藏着巡逻的间隙。镜中姜昙望着我,眼神亮了亮。
镜面极微弱地裂了一丝。我吹得更稳了。每个音符落进心里,都成了刀刻的印。
(四)校场的风裹着沙尘。我握紧弓,指腹摸到箭杆上的细缝,那是赫连曜派侍卫干的,
想让我出丑。赫连曜在观礼台笑,银朱骑装晃得人眼疼。姜昙的叮咛犹在耳边:“要够蠢,
够没用。”第一箭出去,擦着靶边扎进地里。哄笑声炸起来,像扔了把石子进粪坑。
“郑国质子就这点能耐?”“怕是连弓都拉不稳吧!”我故意踉跄了下,装作脱力。
第二箭刚离弦,箭杆“啪”地断成两截。断口齐整,正是那道暗裂。我惊呼着后退,
差点摔下马。昭帝在龙椅上皱着眉,挥了挥手,示意我下去。赫连曜的笑更得意了,
端起酒杯向昭帝遥遥一敬,像条摇尾的狗。满场哄笑里,我低着头退下场,肩膀微微耸动,
像在哭。没人看见我袖中拳头上的青筋。回馆的路上,听见太监们嚼舌根,
“废物就该待在烂泥里。”我充耳不闻。泥里待久了,才知道怎么挖陷阱。
(五)我刚把蜡丸放进碗底。院门外就传来铁甲撞地的声响。
赫连曜的声音像冰锥子扎进来:“进去给我仔细搜!”我手忙脚乱往碗里舀冷饭和馊菜汤,
装作正要吃饭。门“哐当”被踹开,赫连曜带着人闯进来,目光扫过我桌上的残羹。
“谢无咎,藏什么好东西呢?”他眼神像鹰隼,扫过我的床底、书架。侍卫翻箱倒柜,
书册扔了一地。大门口传来争执声,是狗剩,我约好的乞儿。“凭啥不让进?我就讨口饭!
”他故意扯着嗓子喊,带着哭腔。侍卫推搡他,破碗摔在地上,碎成几片。“吵什么?
”赫连曜皱眉。我赶紧端着饭碗迎上去:“殿下息怒,不过是讨饭的孩子。
”馊汤顺着碗沿往下滴,溅在我鞋上,酸腐味冲得赫连曜直皱眉。狗剩扑过来抢碗:“给我!
我饿!”他故意撞在侍卫身上,侍卫骂着抬脚要踹。“让他拿去。”我把碗递过去,
馊汤洒了他一衣襟。赫连曜嫌恶地别过脸挥手,“赶紧滚!”狗剩抱着碗,连滚带爬地跑了。
侍卫搜了半天,只找出几本兵书。赫连曜翻了翻,扔在地上踩了几脚:“废物读兵书,
也是浪费。”他带人走了,门轴被踹得更歪,风灌进来,带着馊饭的味道。
我望着狗剩消失的方向,冷笑。赫连曜不会知道,他亲手放走的,是我的刀。那封信,
是我写给父王的,北境要提前布防,以备昭国偷袭。我,就是郑国插在昭国的刀。
(六)那锦袍领口磨毛了边,却是我最体面的衣衫。拆开内衬,十两碎银滚出来,白花花的,
晃眼。内库小吏王顺缩着脖子,看见银子时,喉结动了动。“这……这是何意?
”他搓着手,眼神黏在银子上。“借大人件东西。”我把锦袍递过去,声音压得低,
“前日赫连曜殿下问起战马成色,我答不上来,挨了鞭子。”我抚着臂膀,
仿佛那里刚挨过鞭子。“听闻登记册上记着调养明细,若能借看一眼,日后殿下再问,
也不致再挨打。”王顺眼珠转了转,手却没接锦袍。“册子锁在铜匣里,
钥匙……”“我知道浣衣局的李姑娘每半月来领物料。”我打断他,声音带笑,
“夜巡禁军每天会在西角门换防,有半柱香的空当。”姜昙说过,王顺有个心上人在浣衣局,
宫中私会不易,这饵,他舍不得不吞。王顺脸一僵,随即笑了,
接过锦袍揣进怀里:“公子倒是灵通。”他往左右看了看,“后日三更,你来内库值房。
”后日三更,风比刀子冷。王顺果然把铜匣打开了,登记册上的字密密麻麻。
我假装翻看战马毛色,眼睛却像刻刀,刮过换班时辰——寅时三刻换岗,
戍时守卫最松懈。还有那匹“踏雪”,每日卯时会在内库东院饮水。王顺在一旁催得紧。
我合上册子,拱手道:“多谢大人,日后定在殿下跟前多提您的功劳。
”“此事切莫向人提起。”王顺闻言四处张望一下,慌忙把册子锁回铜匣,钥匙串叮当作响,
塞进贴身处。回到小院,我用竹剑在墙角刻下第二道痕,王顺,贪财,好色,可用。
冷风从门缝灌进来,吹得烛火晃了晃。(七)铜镜起雾了。像泼了碗冷水在冰面上,
白蒙蒙的。“十五息。”姜昙的声音有些发飘。她指尖划过镜面,雾痕弯弯曲曲,
像天上的星。“北斗为骨。”她语速极快,“天枢实,天璇虚。”第一息,雾凝成颗亮星。
第三息,又颗星暗下去。我摸出竹笛,按天枢的位置开了第一孔。指腹刚贴上第二孔,
镜面的雾就淡了。“连线是通道。”她发丝垂下来,发稍似沾了白霜。第七息,
两道雾痕交缠,像打了个结。我转了转指法,让气流在笛孔里绕了个弯。“今日就这些。
”第十五息刚到,雾散了。镜边新裂的纹,像条小蛇。此后半月,日日如此。她画星,
我吹笛。她的白发越来越多,发稍像落满了雪。铜镜的裂痕,也爬得越来越密。直到那天,
我对着笛孔比划。北境三关在脑子里慢慢活了——哪里是真城墙,哪里是假垛口,
哪里的通道绕得像肠子。竟和她最初画的,一分不差。镜面又起雾时,我看见她笑了。
鬓角的白,比北境的雪还纯。(八)我盯着那枚玉圭。白得发假,边角打磨得太新,
不像传了三代的老物件。“殿下受苦了。”特使拱手,声音透着刻意的关切。
他说我幼时爱吃宫中张嬷嬷做的桂花糕,说我额角那道浅疤是五岁那年摔破的。句句都对,
赫连曜倒是下了些功夫。我笑着摸了摸袖口:“我周岁时,
《铜镜赫连曜姜昙》小说章节免费阅读 镜中昙小说阅读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