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人小区取快递,摔了 物业管理有疏漏,赔了

时间:2025-07-10 08:41:00

七旬老人在小区快递点取件时意外摔伤,家属索赔遭物业推诿。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发生一起老人摔伤引发的物业纠纷,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介入调解下,物业不仅承担了部分赔偿责任,还主动整改隐患并上门慰问,化解了这场持续多月的矛盾。

老人摔伤

责任赔偿成焦点

据当事人谢女士介绍,其70多岁的母亲在小区快递点取件时不慎摔伤,卧床一个月。家属认为,物业管理处未尽到安全管理责任,且事故后未进行任何探望,故要求物业赔偿全部医疗费和护理费。

对此,物业方则认为老人是自己走路没注意摔倒,并非物业责任,且家属主张的赔偿金额过高,会影响后续工作开展。双方就责任归属和赔偿金额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终申请益田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

调解员深入了解情况后,将争议焦点锁定在两点:一是物业是否需为业主在公共区域意外受伤担责;二是赔偿金额如何合理界定。

针对焦点问题,调解员向双方普法释理。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宾馆、商场、小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结合现场调查,调解员通过调取监控发现,事发区域虽无明显安全隐患,但快递点前地面有较不明显的小斜坡,物业未设置防滑警示标识,存在管理疏漏。据此认定,物业作为小区公共场所管理者,因未完全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老人摔倒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同时,赔偿金额需根据双方过错责任划分。

化解分歧

“三步调解法”促和解

首次调解中,双方虽认可责任界定,但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协商陷入僵局。谢女士随后通过12345平台投诉,矛盾进一步升级。调委会随即启动“破冰三部曲”:先后致电双方20余次,以“倾听疗法”疏导情绪,将双方从对抗状态拉回理性沟通轨道,促成两次关键现场调解。

通过“背靠背”调解,调解员对家属阐明“过错责任原则”,指出老人作为能自主行走的成年人,对地面风险应有一定规避意识,自身也需承担部分责任;向物业强调法律规定与服务温度,明确其管理瑕疵需担责,并建议从人道关怀角度给予补偿。

之后,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分头疏导物业的责任顾虑与家属的赔偿预期,引导双方提出“弹性方案”,为最终协商留出空间。经过多轮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物业承担相应的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同时对事发地斜坡刷上荧光油漆,消除安全隐患。

调解成功后,物业主动上门慰问老人,谢女士对此结果表示满意,承诺不再追究其他责任,并向调委会送去感谢信。至此,这场纠纷圆满解决,既维护了业主合法权益,也兼顾了物业经营实际,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