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三网协同”夯实绿色算力“底座”
原标题:“三网协同”夯实绿色算力“底座”
庆阳融媒记者 石强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和电力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二者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专家预测,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电耗将占到全国电耗的5.8%,一些节点城市和区域占比将超过20%,成为新型用电大户。
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启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甘肃·庆阳)节点和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算力需求。启动建设3年多时间,占地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全面开工,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万Pflops,较2024年初增长10倍,增速、增量和智算占比全国领先,今年底,算力规模将突破10万Pflops。
为进一步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提升供电能力、优化供电结构、加强绿电供应、降低用电成本,推动“大数据中心+新能源”融合发展,提升“东数西算”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我市计划在环县和镇原县境内配建总规模500万千瓦新能源绿电聚合项目,并就近接入公网,充分利用公网调节能力,发电全部上网,负荷用电量全部通过市场化交易购买,通过调度和交易实现发用优先匹配,降低用能成本,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和绿电占比,实现新能源最大化消纳。第一批项目将于今年8月底前建成并网。
绿电聚合项目按合理风光比配套新建一定规模新能源,储能按照甘肃省接入公网新能源要求10%、2小时配置,可实现园区总用电量约55%的发用匹配电量,不足的45%通过中长期交易市场、现货市场补充购入,实现园区用电电价在0.4元/千瓦时以下,为企业提供更清洁、更低成本、更可持续的电力保障。同时,在西峰区实施100万千瓦天然气冷热电三联项目,计划为园区提供冷气和调峰电源,同时利用园区余热,满足西峰城区清洁能源供热需求。
为发挥风光电、油煤气资源富集优势,打造“一体绿算”供能大体系,我市加快2220万千瓦风光电开发和600万千瓦煤电建设,并以陇东换流站为牵引,加快构建“1+5+17+47”(1座换流站、5座750千伏变电站、17座330千伏变电站、47座110千伏变电站)的电站布局网架,建设西部电网交换输送中心。加快远景能源、易事特储能、上海寰泰等企业落地建设,配套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保障数据中心稳定安全运行,构建“源网荷储碳数”互动的绿算供能系统。
目前,全市各算力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力争“十四五”末算力规模达到30万机架,以风光为主、煤电为辅的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600万千瓦,同时依托陇东换流站加快推进建设西部电网中心,基于“双网”融合,推动电网、算网、数网三网协同,构建“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绿色算力+智能应用”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以绿色、集约、安全为特色的庆阳数据中心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