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谈癌色变?我国冷冻消融术救回肺癌老人,-170℃"冻杀"癌细胞
不开胸、不化疗,仅凭一根细针,在-170℃的超低温下,就能让癌细胞“冻毙当场”!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我国自主突破的冷冻消融技术创造的医学奇迹。
据潮新闻媒体8月26日报道,通过使用一种名为“冷冻消融”的医疗技术,77岁林大伯的肿瘤细胞被精准绞杀,林大伯曾因高龄、有间质性肺炎无法手术,靠免疫治疗勉强稳住病情,如今一场-170℃的“低温手术”,让这位被判“难治疗”的老人绝处逢生……
一、从“无药可治”到肿块缩小,-170℃“冻杀”癌细胞
能“冻死癌细胞”的技术,到底厉害在哪?
冷冻消融技术,也称为Cryoablation疗法,邬盛昌医生解释,这种技术的核心,就是用超低温实现“精准打击”,比传统治疗更安全、更温和。

传统手术要开胸,对肺功能要求极高,像林大伯这样的高龄患者根本无法承受;化疗、放疗会“不分好坏”地杀伤细胞,患者往往掉头发、呕吐,身体越治越弱。但冷冻消融靠的是物理降温,消融针的冷冻范围能精准控制在3厘米内,只针对肿瘤“下手”——-170℃的超低温会让癌细胞内形成冰晶,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复温时细胞又会因吸水膨胀破裂,整个过程就像给癌细胞“判了死刑”,却不会伤到周围的健康肺组织。
手术当天,邬盛昌团队和介入科冯锐副主任医师配合,在CT精准引导下,将一根细如发丝的消融针穿过皮肤,稳稳扎进肿瘤里。随着氮气“瞬间液化”,针头温度骤降到-170℃,肿瘤核心温度很快跌破-40℃。就像冬天水管结冰会破裂,癌细胞在超低温下先脱水皱缩,再被冰晶撑破,反复2次冷冻-复温后,肿瘤细胞被彻底“冻死”。
术后一周,林大伯就能下床吃饭;一个月后复查,CEA直接降到7.0ug/L,肺部肿块明显缩小!“没想到这么神奇,没遭啥罪,肿瘤就被控制住了!”林大伯拿着复查单,眼眶都红了。

二、费用不足5万,仅为海外1/3
冷冻消融技术的突破,让肺癌治疗有了新选择,亚洲冷冻治疗学会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冷冻消融病例数已经占全球30%以上,5年生存率从20%提升至35%,且因为国产技术的进步,价格低至2~5万,不足西方国家的1/3,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家庭都有能力享受到技术红利。
当然,我们更应明白:比起癌症发生后“硬刚”,日常把肺部护好,才是最省心、最省钱的办法。三甲医生就表示:相较于肺癌人群,其实肺损伤人士要多得多,从这个层面来说,日常养护科技更适合普罗大众。

就像香港生科企TS就在近年推出首个护肺科技“倍净肺”,主打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和冷冻消融这种“治病”的手段比起来,它更注重用日常养护,帮普通人修复肺损伤。
要知道,肺癌不是突然找上门的。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厨房油烟,会慢慢损伤肺部:肺部每天都在“吃灰”,灰尘、毒素堆积多了,就可能引发炎症、增生,久而久之发展成肿瘤。林大伯之所以患肺癌,长期吸烟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2022年,柏林洪堡大学针对“倍净肺”核心成分做过一项研究:500名长期吸烟者按 0.005mg/kg 标准服用其DetoxifyX 配方,8周后,咳嗽频率下降89%,咳痰频率下降91.7%,呼吸障碍好转87%。此外研发人员还在配方中额外加入了专利小孢子灵芝蛋白、羟基酪醇等热门研究成分,直接增强肺部自我修复能力,让肺部时刻保持干净、活力状态。

幸运的是,像林大伯这样拖到肺癌晚期的人还是极少数,多数人早在肺部不适阶段就开始养护。据京D东评论区反馈,99%消费者对上述养护科技接受度良好,认为“呼吸比之前顺畅、咳嗽咳痰情况大幅好转”,大促活动期间,一次性入手12瓶者不在少数。
三、从“治”到“防”,科技重构健康防线
20年前,肺癌还是“绝症”:没有冷冻消融,高龄患者只能“听天由命”;没有倍净肺,普通人面对隐形威胁毫无办法。如今治疗与预防端的科技突破,正彻底重构健康防线。
治疗端,我国自主研发的冷冻消融、国产硼药、钇90微球等技术,打破进口依赖,降低治疗门槛,让林大伯这样的患者也能享先进医疗;预防端,倍净肺把健康守护从医院延伸到日常,让普通人主动筑好肺部“防护墙”。
华尔街研究显示,现代生物科技总量翻倍仅需73天,远快于20年前的3年,我们正进入“健康科技爆发期”。这些突破背后,是生命平等的追求——让每个人在疾病来时有“救命手段”,日常中有防护选择。
或许不久后,患癌会像感冒般可防可治。当科技持续为健康赋能,人类对抗疾病、守护生命的底气,必将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