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自选动作,江门“双百行动”项目已达280项|“双百行动”进行时⑦

时间:2025-07-28 13:14:00

编者按: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为全维度展现江门在“双百行动”中的创新举措、先锋典型和生动故事,系统总结具有示范价值的“多县多校”合作新模式实践案例,深度挖掘教育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即日起,南方+江门教育频道联合江门市教育局策划推出“‘双百行动’进行时”系列报道,记录展示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共促结出的最新成果,共同见证侨乡县域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养殖基地内,广东高校自主研发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捕捉着养猪废水的“脉搏”,环保难题迎来转机;“云中课室”里,教师轻点屏幕,线上教学资源瞬间呈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时空界限;乡村公园内,高校师生绘制的巨幅墙绘成为吸引路人目光的亮丽风景……广东高校的资源导入、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不断激活着江门区域发展动能。

县域所需,高校所能。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东实施“双百行动”,组织化、系统化、项目化推进省内高校院所与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今年以来,江门推进“双百行动”,创新探索“多县多校”共建模式,不断出实招、见实效。截至6月,江门推进实施共建项目227项,已完成98项;创新“多县多校”项目53项,已完成14项,项目数量、质量稳步提升。

“双百行动”彰显教育系统在“百千万工程”中的担当作为。接下来,江门将继续完善“多县多校”共建模式,引导高校资源与结对县(市、区)聚焦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共建,加快推动更多优质共建项目实施落地。

资源下沉

探索新模式,教育稳提质

在“双百行动”推进中,江门紧密结合高校资源优势,推出自选动作,构建“多县多校”模式,增强了高校与县域合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一模式跳出校地合作地域,将合作高校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结对高校,将本地本单位需求与结对高校资源灵活对接,开展广域的全市范围内的合作,推动全市7个县(市、区)与高校院所结对合作全覆盖策划一批重点项目。

目前,江门已梳理“多县多校”项目53项,已完成14项。蓬江区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政校园企”合作的桥梁,依托高校资源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动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到11个社区(村)参与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基层治理工作;开平市搭建与相关高校的沟通平台,深挖各镇街各单位共建需求,组织校地现场对接会,制定共建项目清单和实施方案。

新模式助力下,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县域。

科创教育资源流动更顺畅了。在江海区天鹅湾小学,五邑大学驻江海区“双百行动”服务队给该校科创教育带去新思路——高校专家教授进校园担任科学副校长、开设科技讲座、培训提质师资、指导建设STEM教育实践基地。在高校服务队的多维赋能下,学校成功入围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广东省科学教育示范校,科学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青少年科普平台建起来了。鹤山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联合共建鹤山市少年科学院, 23名专家担任鹤山少年科学院导师,陈小奇、孙一峰等教授为少年科学院“小小科学家”开展10场“思政+科普”讲座。

传统教学的时空壁垒被打破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投入70万元、融入华为混合云技术,与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共建“云中课室”,为台山学子打开通往优质数字化教育的大门,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树起新标杆。

美育教育提质增效了。星海音乐学院先后开展了5场音乐师资专项培训、4场音乐特长生专业辅导及1场大型音乐研学活动。近两年台山音乐特长生高考成绩提高显著。

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不断满足着侨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产业焕新

牵好“牛鼻子”,构筑竞争力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站在新起点上,县域应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县镇出题,高校出招。江门常态化走访调研结对高校,每季度组织工作推进会、示范观摩活动,指导各县摸清基层“需求点”,结合结对高校智力、人才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各县与结对高校共同发力,加快共建项目实施。

产业与科技互促共融。鹤山继续深化“双百行动”累计实施合作项目80项,其中落地创新平台36个。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张心亚与广东吉美帮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成功通过2024年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认定,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项,推动企业投入3.5亿元在鹤山增资扩产。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便捷。恩平发挥“百千万工程”县域创新基地(恩平)作用,聚焦纺织产品研发、农业尾水检测及处理、智能装备产品技术升级、地方特色树种资源研究等方面与五邑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县域产业链发展,推广“产业+高校团队+成果转化”的科技帮扶模式。

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速。五邑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围绕应急产业布局、人才需求、校企合作等领域与江海区达成多项共识,双方计划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高校创新驱动,地方产业反哺。开平与多所高校建立帮扶合作,共建“双百行动”科技港等多个平台。成果已初现规模——氢能冷链车辆已进入商业化产业化应用阶段,翠山湖学院培育技术人才,科技港孵化出12项关键技术转化。2024年以来,合作项目带动社会投资超5亿元,初步形成“高校创新驱动、地方产业反哺”良性循环。

高校与县域携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成果,正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乡村振兴

绘出好风景,鼓起钱袋子

蓬江荷塘镇禾冈村内的荒废水浇地,曾是村民眼中被遗忘的角落。如今,这片土地被赋予新的生机——绿意盎然的蔬果采摘园生机勃勃,亲水钓鱼台倒映着天光云影,七彩长廊如丝带般蜿蜒,将草莓生态园与集装箱美食街的烟火气无缝串联。

在这翻天覆地的蝶变背后,是校地智慧的交融与碰撞。禾冈村与五邑大学、江门技师学院合作,通过智囊团提升决策效率。同时,五邑大学对整个项目后期方案进行优化提升,技师学院派出学生绘制墙绘,美化周边环境。

“双百行动”是一场高校、青年与乡村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高校的参与,不断提升着乡村风貌。

大泽滨江公园是新会大泽镇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重要地标之一,广州美术学院师生们发挥专业所长,以笔为媒、以墙为纸,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龙舟文化、客家文化、红木文化等多种元素巧妙融合,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市民打卡热点。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孵化企业华运通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科研成果转化,为鹤山龙口镇霄南村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工程提供近400万元高性能沥青材料,使用自主研发技术为该村改造湾区级沥青道路。

“面子”逐渐扮靓了,“里子”也在逐步做实。

禾冈村“禾你共享 莓好时光”草莓嘉年华短短三日吸引近50家网红摊位抢驻,累计吸引逾5万人次,现场销售及综合营收突破80万元大关。

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数商兴农专家团”的智慧支撑下,台山市国有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珍香米业在某电商平台的排名从379位跃升至109位,今年1-5月广科院与台山国粮集团电商合作项目实现网上销售额达609.9万元(同比增长15倍),合作期总销售额超1200万元,合作项目研究成果参加省“挑战杯”大赛,获三等奖。广科院总结提炼的《构建“四强联动”新机制,打造“数商兴农”校地合作“台山模式”》入选省“双百行动”专班工作简报专刊(2025年第2期)。

广东省科学院协助址山镇、双合镇、鹤城镇联合申报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团项目并获立项,项目围绕水稻高效生态与增产提质技术、粉葛提质增效和高价值利用、一体化综合茶园管理技术和果树病虫害检测防控技术等课题开展合作研究。

星海音乐学院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0万,联合海宴镇创造一部以归侨文化为主题的舞台剧,打造台山侨乡特色文化精品,推动归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用文化IP促进五丰村文旅产业发展,目前已完成剧本框架创作。

一场场高校与县域的携手实践,正逐步使侨乡换新貌、展新颜。站在新的起点上,江门将持续推进实施“双百行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南方+记者 黄烨倩

【作者】 黄烨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