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外贸连续六年高速增长,前海海关改革精准助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从2019年的约4000亿元到2024年突破8900亿元,南山外贸总值连续六年保持高速增长。作为外贸发展的“守护员”“护航舰”,前海海关成立六年来,持续优化服务、深化改革,以一揽子精准有力的举措助力南山区外贸交出这份亮眼答卷。
7大领域、25项政策工具包助企排忧
南山区作为创新发展高地,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区内汇聚超5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6家上市企业的高密度布局位居全国之首。大疆创新、中兴通讯等头部企业引领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中,新质生产力企业不断涌现,众多先进制造业企业更是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先锋力量。
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前海海关积极构建全方位惠企服务体系。精心梳理涵盖7大业务领域、25项措施的海关政策工具包,累计“送政策上门”近200次。为助力企业出海,与地方部门共建企业出海平台,将海关法规政策嵌入“i南山”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了政策宣传从“会场”向“平台”的延伸,做到惠企零距离、服务更便利。
以南山机器人产业典型代表速腾聚创为例,作为春晚舞台机器人企业的上游供货商,速腾聚创主要产品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海外供货地区也在扩充布局。前海海关在该企业出海的初始阶段,就积极联系,从规范申报等多个角度给予该公司详细的指导。“前期我们以国内市场为主,近两年涉及出口业务,海关主动联系对接,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该公司副总裁魏根平介绍。
先行先试 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在改革创新领域,前海海关也始终走在前列。2024年10月,“清深号着陆器”在南海顺利完成采样、定位与回收测试,其存放地变更业务作为首例按新政策办理的案例,前海海关全程提供高效支持,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前海海关积极服务区域重大项目,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鹏城实验室等提供税政研究服务;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改革试点,将6个企业集团21家企业纳入,2024年完成集团内部生产料件双向调拨141票,货值达1.3亿元;支持企业全工序外发加工,2024年减免担保金额2.6亿元,节省费用1081.6万元;完成多项改革首单作业,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以更优市场主体扩大高水平开放
面对全球贸易新挑战,前海海关积极作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海关首批国家级无人机和医疗器械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南山。六年来,参与WTO/TBT例会,牵头基地收集相关技贸通报261件,开展评议22次,研提特贸关注议题28项、意见27条,成功推动十余个国家或地区调整51条技术条款,有效降低企业出海风险。
在AEO企业培育方面,前海海关靶向发力。六年来,南山区AEO企业数量从2019年的45家增长至90家。深圳亿安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剪涛分享,企业冲刺AEO高级认证时,海关主动上门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成功认证后,企业2024年进出口额达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24年,南山区AEO企业外贸总值同比增长近三成,占全区外贸总值超四成,成为稳定外贸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