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为武汉走秀!” 63岁“叛逆主妇”创业10年专注高端定制服装
“姐,看中我身上这花型了?给你定做单层袖子的长袍,知道你喜欢飘逸的!”7月23日下午,63岁的魏琳正在直播间里为客人讲解定制细节,她标志性的爆炸头与大红唇格外醒目。这位被50万粉丝称为“魏姐”的武汉阿姨,用十年光阴将自己打磨成汉派“高定”服装师,让首位亮相纽约时装周的中国老年模特韩彬、歌手金莎、拥有1000万粉丝的陆仙人都变成品牌忠实用户。
家庭主妇的逆袭:抵押房产学缝纫
1915年,嘉柏丽尔·香奈儿开设了第一间个人品牌时装屋,从此开启了用高级定制服改变女性时尚的传奇旅程。
100年后的2015年,53岁的魏琳站在胭脂路拐角,望着自己150斤的身材和满街不合身的衣服,作出人生最疯狂的决定:“既然买不到,就开店为自己定制!”
魏琳的母亲是一名裁缝,从小就给她做过许多漂亮衣服,这也为她对定制服装的热爱打下基础。说干就干,她抵押了一处房产当作创业启动金,以投资入伙的方式在胭脂路一家女装定制店做学徒,用8个月的时间学习了剪裁制衣、进货销售、店铺管理等技术与流程。
胭脂路被称为“裁缝一条街”
当年下半年,她盘下一个18㎡的店面,并花8万元改造成两层小楼,开出了自己的服装定制店——“魏姐”。在选址上,魏琳有自己的“小巧思”,她将店铺开在二楼厕所的旁边,“我的店开在每个顾客要上厕所的必经之路上,路过的人都会来看一眼,这是不是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
凭借独到的审美品位,魏琳带着两个员工在这个18㎡的小店里专做中老年女性服装高端定制,“在胭脂路上,我发现有适合的好面料就会直接买断,最好的时候年销售额差不多700万。”
武汉女人的果断:砸50万买面料
魏琳很喜欢马云对服装产业的一句预判:“未来服装工程接一万件订单不是能力,接一件衣服才是真正的能力。”
如何把每个顾客的“那一件衣服”做好?带着武汉人那股“不服周”的性子,魏琳选择“死磕”面料,“我觉得面料就是服装的灵魂。”
设计不够洋气?那就成为某大牌设计师的“铁粉”,靠“三顾茅庐”的执着将其招入麾下。
定制不够满意?改到满意为止!魏琳说,她会给每个线上下单的顾客寄去软尺,教他们如何量尺寸,然后在直播间挑料子、排花样、打版进行一对一服务,“我们不卖一次性的衣服,会终身保修。”
面料不够独家?她就一腔孤勇“闯”到一家意大利面料厂代理商面前,“砸”下50万买下200米羊驼绒毛羊绒混纺的红色格子花纹和千鸟格花纹面料,“厂家追踪销售渠道,刚开始看不起我在胭脂路的小铺子,结果这批大衣一下子卖完了!”
后来,“魏姐”升级成品牌“未解”,员工从两三人到45人,店面也从小工作室变成2200㎡的“前店后厂”,但不变的是,魏琳对面料的“挑剔”。日本棉麻、意大利乔其纱……在工作室三楼开放式面料区,堆放着百余匹独家面料,“我去年就出了三次国,在意大利、瑞士和法国的面料博览会订布料。”魏琳非常自信地说,“我欢迎同行来拍照,因为他们仿不了我衣服的材质与花色。”
创业达人的智慧:与50万粉丝交朋友
网上曾流传一句戏言:“五六十岁,正是闯的年纪。”但魏琳真的在10年创业里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她的日程表是年轻人看了都要咋舌的程度。
早上五六点起床,给群里粉丝的动态点赞评论,给VIP客户准备定制生日礼物……从2019年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至今,她运营了7个账号,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在主账号直播三四个小时,“我可以身兼十几个岗位,客服、买手、打版、主播……主打一个活到老学到老。”
“姐你回国了呀?在恩施带孙子呀,店里最近有新料子可以来看看。”如果观察魏琳的直播,你会发现她的话术像在和老朋友“咵天”,在这个不美颜不拉长腿的直播间里,魏琳用“坦诚相待”的策略和数千款不重样的样衣,为50万粉丝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在众多粉丝里,有一位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顾客让魏琳印象深刻。夫妻俩坐飞机来武汉,妻子在店里试了四五个小时,最终带走两件定制款衣服。“出门前她老公说,妻子是肝癌晚期,临走前要穿一次最美的衣服。”魏琳说着眼眶微红,“我把所有的配饰包全部都送给她了,希望姐妹能不放弃希望”。
“你知道吗?当年我跟朋友想在武汉时装周看秀,因为没票被拒之门外。没想到后来我的作品能7次登上武汉时装周,我还记得朋友们看我首秀时泪流满面。”回忆这十年的蝶变,魏琳感慨万千,“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都邀请过我,我都不去,我只为武汉走秀。”
活跃在国际T台的中国老年模特韩彬为“未解”走秀
在“未解”2200㎡的时尚王国里,63岁的魏琳依然每天直播不停机——这位把裁缝铺做成文化符号的武汉阿姨,正用针线书写着“美”的新篇章。
编审:梁延 邓国辉 邹敏
记者:刘蕊俊 郑佳慧(实习)
视频:冉傲 秦淮(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