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十五载春秋,仙境邀你重游

时间:2025-07-01 18:5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晟 通讯员 蔡峰 方菲

四十五载春秋更替,四十五年梦想耕耘。6月30日晚,瑶琳仙境开放45周年主题活动在桐庐举行。

一洞开天地,半部旅游史。自198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45年间,以瑶琳仙境为起点,一个个次第开放的景区似水墨晕染,勾勒出桐庐全域旅游的巍然图景。瑶琳仙境的走红,激活了这片诗意山水的旅游基因,也见证了一代代桐庐旅游人接续奋斗的征程。

站在瑶琳仙境开放45周年的节点,细数洞内洞外点滴变迁,我们不禁追问,瑶琳仙境为何能成为桐庐旅游业打开新局面的关键?新时代的文旅浪潮奔涌而来之际,这座“地下艺术宫殿”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从亿万年到45周年

瑶琳仙境的“今生”,始于1979年的秋天。

在那之前,这处神秘而美丽的地下溶洞已因清末一次洞口坍塌而与世隔绝上百年。亿万年的造山运动,赋予了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仿佛梦疑蓬岛路,分明人在武陵村。”南宋诗人柯约斋在《瑶琳洞》一诗中,将这里比作“人间仙境”“别有洞天”,景色之美可见一斑。

1979年9月16日,一支由桐庐县委组织的队伍带着矿灯火把初探瑶琳洞。“大家看到洞内钟乳石熠熠生辉的景观,都惊叹起来,太漂亮了!”40多年后,耄耋之年的王天瑞回忆起第一次探洞经历,仍激动不已。

数小时的初探,众人惊叹造物神奇。桐庐县委连夜召开会议,研究瑶琳仙境的旅游开发,提出两大措施:“封洞保护、做好宣传。”王天瑞当时在县展览馆负责摄影工作,探洞第二天他就接到通知拍摄一批瑶琳溶洞照片。经过连续一周拍摄,这本“瑶琳仙境”影集出炉,引起各方强烈关注。1979年12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组闻讯赶来,历时近一个月拍摄《初探瑶琳洞》纪录片,并于1980年5月在国内外发行。

与此同时,桐庐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瑶琳仙境的开发。初代桐庐旅游人撸起袖子,“自己做设计、自己造方案、自己搞施工”,攻坚克难,夙夜在公。1980年6月8日,瑶琳仙境第一洞厅对外开放。“滴水成石,万物可塑”的洞穴奇观一时间名声在外。是年,接待游客17.6万人次;1982年全年参观人数达74万多人次,同年瑶琳仙境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4年到1988年,每年游客量都在140万人次以上……在旅游业尚处襁褓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天文数字”,彰显着瑶琳仙境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吸引力。

“当时的浙江,有两个景点是必去的,一个是杭州西湖,另一个是瑶琳仙境。40多年前,我是骑着自行车来的瑶琳仙境,那是我们那一代人心目中像‘仙境’一样令人向往的地方。”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彼时,《人民日报》刊文:桐庐依靠瑶琳仙境等拳头产品,多年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全国县级之首,创下“开了一个洞、富了一个村、活了一个县”的桐庐现象,轰动了全国。

“开一个洞,富一个村,活一个县”

瑶琳仙境的开发,为桐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很快,桐庐成立了第一家旅行社,餐饮、民宿、农家乐、酒店……各类旅游相关要素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开了一个洞,富了一个村,活了一个县。”这是时任桐庐县委书记汪吉民的总结,也是瑶琳仙境为桐庐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写照。

视觉中国供图

20世纪90年代,民营资本进入桐庐旅游业,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开启。瑶琳仙境顺应市场变化,遵循“边开发、边接待、边投资、边受益”的方针,明确了“洞内是仙境,洞外是花园”的建设目标,不断丰富游览项目,提升景区魅力,吸引了《封神榜》《少林小子》《西游记》等知名影片作品前来取景,再次打响桐庐旅游知名度。

2013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桐庐为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桐庐旅游拉开新的篇章,瑶琳仙境紧跟步伐,在“全域大景区”打造中努力提升自己。“创新”,成为此后十余年间,瑶琳仙境发展的关键词。

ICphoto供图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瑶琳仙境推出“溶洞+演艺”特色文旅项目,以梦幻般的“溶洞飘雪奇遇季”和沉浸式的全感VR乐园等项目,为这座历经亿万年岁月雕琢的地下溶洞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

从点亮溶洞的第一束灯光,到一次又一次的重塑升级,瑶琳仙境始终在求新求变的路上探索前进。眼下,步入升级后的5.0版光影洞厅,裸眼3D打造出的“海洋世界”栩栩如生;沉浸式天幕将穹顶变成浩瀚宇宙,日月流转,星云变幻。这种改变,让整个溶洞“活”起来,游客从“旁观者”成了“画中人”。

在景区负责人姚烽华看来,每次的灯光改造都是为了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体验感和娱乐性。此次,瑶琳仙境特邀国家级非遗灯彩传承团队,以《山海经》为灵感蓝本,将千米洞窟打造为“行走的光影艺术馆”,演艺者化身仙灵NPC,执灯引路,邀游客共赴一场奇幻对谈。全景式VR体验、地心探险等项目也持续开放中。

从“老树新芽”到“造月摘星”

在桐庐。创新求变的,不止瑶琳仙境。

红灯笼外婆家景区在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植入高端度假酒店与亲子游乐设施,摇身变为“山水古村+轻奢度假”的复合型目的地。而垂云通天河景区则借助AR技术转型为“OMG心跳乐园”;天子地山野乐园嵌入20余个潮玩项目,被众多游客称为“山野乐园天花板”;虎啸峡漂流衍生出的“山野水世界”更成为华东夏日玩水新地标。严子陵钓台、浪石金滩等多个传统景区的提升改造工程也在不断刷新“进度条”,以“蝶变”带动更多山水资源转化为场景化体验。

当下,桐庐正深入实施“双百”攻坚行动,锚定打造新时代文化名县,抢抓“融杭接廊18分钟”新机遇,发展“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新模式,以“造月摘星”工程升级文旅产业项目平台,以探索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助力打造杭州西部消费中心,以“春夏秋冬”四季文旅特色产品推动桐庐旅游、桐庐味道、桐庐民宿、桐庐马术等品牌破圈出彩。总投资20亿元的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项目将杭州马术中心、瑶琳仙境等资源串联,打造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华东区域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总投资约60亿元的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将开辟出“文旅+影视”等新赛道,形成更加多元的文旅产品矩阵。

6月27日,2025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公布,桐庐位居第八,比去年更进一位,这是桐庐连续第6年上榜,连续3年位列前十。从《富春山居图》的水墨意境,到当下短视频里的网红打卡地,桐庐的县域旅游进阶之路告诉人们,真正的诗与远方,不在画里,而在让美好向往照进现实的创新里。

45年,对于瑶琳仙境而言,既是沉淀,也是新生。这座“老字号”溶洞正在学着用年轻语态与时代对话,当人们再次踏入这片秘境,不光会为远古的造物神奇惊叹,也为当代的创意焕新喝彩。让我们期待着,下一个45年,瑶琳仙境又会向世人讲述怎样的动人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