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锐评|美粉凌晨3点排队抢购这款相机,中国智造又给谁上了一课

时间:2025-04-26 14:45:00

近日,中国某品牌发布了一款全景拍摄设备。360度影像拍摄、自动隐藏自拍杆等创新设计,同样令美国数码爱好者“上头”,纽约的粉丝凌晨3点就开始排队抢购。此情此景,令人触动,恐怕也是特朗普政府万万没想到的。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华始终有一大错误认知,就是认为中国仅仅具备制造能力,缺乏真正的创新力、品牌力和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中国只会也只配挣辛苦钱,且一旦美国不乐意了,这点钱你都挣不了。在这种傲慢的误判下,美国政客常常寄望于以关税施压等手段收割中国,通过削减中国的成本优势,倒逼代工企业离开中国,最终阻遏中国发展进程,并实现所谓的制造业回流。

诚然,曾经相当长时间中,中国都是处于“微笑曲线”底部的世界工厂,“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并不是玩笑。但中国人并没有自我放弃,从未在创新道路上甘于“躺平”。随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号角吹响,一代代科研人员前赴后继探索技术前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从代工走向设计,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从生产能力转向创新能力,如今DeepSeek、新能源汽车、全景相机等中国原创产品爆火的事实一再说明,在很多领域,一批中国企业不仅能制造,更能“智造”;不仅能跟跑,更能领跑,已经在科技创新上形成了强大且不断增长的全球竞争力。

以更大视角看,中国智造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无法被遏制的一种竞争力。一方面,复杂的外部环境,让中国人对“饭碗得端在自己手上”高度清醒,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努力在工业化上自力更生,历经70多年锻造出全球最完整、最富韧性的产业链体系,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与高度多元,为本土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用户需求样本和快速迭代机会,据此积累的独特优势令企业“出海”后无惧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

关税和歧视政策或许能在短期内影响个别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无法阻挡技术进步和品牌成长的大势。当中国产品无可取代时,即便加征再高的关税,也难以动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位置。更何况,全球供应链早已深度融合,一款高科技产品背后涉及的零部件设计、生产制造、全球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是经济规律下世界分工协作的成果,不是想当然就能“搬走”重建的。

“游泳只能在游泳中学会”。全球化时代,创新力才是竞争力的真正源泉。谁能在技术进步、品牌建设、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谁就能赢得市场。反之,单靠设置壁垒、人为割裂产业链,不仅无法保护产业,反而会错失全球创新浪潮下的更多机遇。

未来,还会有更多中国科技创新产品惊艳亮相,排队抢购中国智造的故事还会不断上演,而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在豢养出一堆“巨婴”后,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鲍南

流程编辑: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