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贯通培养数学英才!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启动拔尖创新人才计划

时间:2025-05-10 19:30:00

“数学是一门智慧的艺术,我们希望让数学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5月10日,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举行“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行动计划”启动仪式,省、市、区领导嘉宾、高校顶尖数学专家、南外河西教育集团成员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聚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时刻。

贯通培养体系发布

打造“小初高”直通车

仪式在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副校长葛金娥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理事长易善平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小初高十二年制学校,学校具备 “全程衔接、系统培养” 的独特优势,将通过 “小学 3 年 + 初中 3 年” 贯通培养模式,构建五大培养路径。“我们注重群体培养中的个性化培育,从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活跃期开始深度引导,让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成长坐标。” 他寄语师生以数学之名,育时代之才。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蒋国华详细解读行动计划,提出冲击丘成桐少年班、西交大少年班,助力升学名校,参与国际竞赛,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五大培养目标,明确四年级、七年级为关键培养阶段,分阶段构建数学思维体系与科研素养。“我们将整合高校资源,邀请南大、东大等专家组成‘三维导师团’,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即可接触前沿科研方法,培养跨学科迁移能力。” 蒋国华表示,学校将通过基础课程与综合素养课程双轨实施,为学生搭建从兴趣启蒙到学术进阶的成长阶梯。

高校专家组团赋能

开启“三维导师”培育模式

活动现场,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明浩,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东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国华,为“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基地学校”揭牌,标志着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落地。

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支翔与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培成签约,就“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进行深度合作。

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周弋和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校长张培成,为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专家组的各位顶尖专家们颁发聘书。

东南大学 “丘成桐中心” 副主任王栓宏教授受聘为科学副校长、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专家组组长。他在现场表示:“数学教育要回归思维本质,通过引导式学习激发探索热情。我们将带来丘成桐先生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理念’,通过大师课堂、实验室参观等,让学生感受数学作为‘思维艺术’的独特魅力。”

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倪娟高度肯定项目的前瞻性,指出“贯通培养要打破学段壁垒,聚焦课程衔接、教学方式创新与多元评价”。她特别提到,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关键期,学校应通过 “问题驱动式学习”,让学生从 “解题” 走向 “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

建邺区教育局局长吴坤明表示,区教育局将全力支持学校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新路径,助力建邺成为“现代化教育强区”。

专家讲座传授 “思维密钥”

赠书仪式点亮数学探索之路

仪式结束后,王栓宏教授特别带来《小学起点的数学人才贯通式培养路径》专题讲座,分享前沿培养思路:“真正的数学教育是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 观察问题、提出猜想、验证推理,在循序渐进中构建思维体系。” 王教授提到,自己曾为华东师大二附中丘班初一学生讲授研究生难度的“群论” 课程,通过英语原版教材与问题导向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这些 12 岁的孩子能自学大学代数,证明兴趣与方法比知识灌输更重要。”

活动最后,王栓宏教授代表高校专家团队向学生代表赠书,鼓励同学们“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用思维的力量探索未知”。

据了解,河西外国语学校“数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行动计划”将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首批面向小学四年级学生开放培养体系,通过趣味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工坊、高校教授讲座等多元课程,激发学科兴趣。初中阶段将开设 “丘成桐少年班先修课”,对接东南大学等高校资源,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学校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根据学生兴趣与能力发展调整培养方案,致力于让每个对数学有热情的孩子都能获得适配的成长支持。

通讯员 单诗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少年志编辑 高嘉曼

摄影 薛超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