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探索体育经管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5-08-26 07:11:00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第五届校园营地帐篷节剪影。郭韵莹 摄

学生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舞龙舞狮表演。 汪洋 摄

近日,在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溶洞一个多月的垃圾清理工作中,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们身着专业装备,在闷热环境中精准清理垃圾。汗水浸透的防护服口袋里,攀岩证书与未完成的商业计划书叠放在一起——这张力十足的画面,无声地诠释着该校体育学院学生攀岩与商业计划书“双修”的硬核实力。近年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紧扣“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和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蓝图,学院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立足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需求,创新构建了“产业为基、项目为擎、实战淬炼、文体双优”的体育经管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了大批复合型人才。

产业导向:

锚定大健康,精准育人才

“我们的体育经管人才培养建在产业链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易棉阳介绍,休闲体育和体育经济与管理两专业以大健康产业为基准,集中于休闲康养、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领域。学院构建了“休闲康养+健康服务”双轮驱动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学院课程设置深度融入产业需求,打造了覆盖户外康养、体育旅游、营地教育和运动干预、营养咨询、心理健康的特色课程44门,配套41周实践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训+产教融合”三位一体路径,强化学生运动干预、健康评估、休闲康养策划等核心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精、创新意识强”的大健康产业生力军,助力湖南打造“健康中国”先行示范区。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长沙地区就业创业比例达65%,专业对口率达78%,在省内知名健康产业和康养旅游企业就业占比超70%。

项目驱动:

节日化身课堂,实战提升能力

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营地帐篷节不仅是校园盛事,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课堂。招商组对接品牌、财务组管控预算、现场组调度人流……今年5月举行的第五届校园营地帐篷节,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谭梦婷和她的同学们全流程主导了这场吸引6万人次、创效超百万元的大型活动。

“这就是我们的‘项目制’课堂。”学院党委副书记苏玲说。学院以校园营地帐篷节等真实商业项目为载体,创新推出“学生主导、校企共育”的实践育人机制,形成了“需求发布—课程嵌入—项目实践—能力认证”全链条培养路径。学生可用成功的商业策划、项目运营成果直接抵扣部分理论课程学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和创新潜能。校园营地帐篷节累计吸引企业243家,提供赞助资金125万元,其创新模式被媒体誉为“体育+消费”标杆,经验辐射20余所高校。

学院深度融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为学生探寻和提供实战机会。近三年承接的相关产业和机关部门咨询的横向课题均有学生深度参与,学生主导编制的《湖南省体育消费报告》被地方政府作为重要参考。

文体双优:

重塑育人场景,打造育才联盟

面对文化生和体育生混合培养欠体系以及产业需求“懂体育,善经营”复合人才的挑战,学院锐意创新,重塑育人场景,着力打通体育素养与经管能力双优人才培养的通道。

学院的核心策略是打破专业壁垒,文体深度互融并进。在课堂与实践活动中,文化生(经管类专业学生)与体育生(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融合编组,课堂上体育生分享运动规律与市场痛点,文化生剖析财务模型与商业逻辑;在一年一度的校园营地帐篷节等大型实践项目中,体育生贡献项目创意与执行魄力,文化生则发挥商业策划与风险管控专长。这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协作模式,让彼此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成长为既懂体育规律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为更系统、更广泛地解决人才培养体系失衡问题,学院还开创了多校协同机制,构建区域联盟纾解失衡难题。学院牵头联合多所大学,成立了“中部地区体育经管人才培养联盟”,为有效纾解单一院校在培养“文体双优”复合型人才时面临的资源局限、共同提升体育经管人才培养对区域产业的适应性发挥积极作用。

育人答卷:

扎根三湘大地,服务“三高四新”

一组数据勾勒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休闲体育和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扎根大地”的育人答卷:连续四届(2022—2025届)年考研录取率均超25%,稳居全校及全省同类院校榜首;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大部分毕业生选择扎根湖南,投身体育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一线,成为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生力军。

“攀岩绳丈量的是意志的深度,商业计划书擘画的是产业的未来。”易棉阳这样诠释学校的育人理念。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与经管的边界已然消融,一群既能驰骋赛场又能运筹商场的复合型人才,正从这里出发,为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产业、湖南休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体育学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6日 第09版

作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