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肇庆工业贡献率超三成,一季度获“开门红”

时间:2025-05-07 00:15:00

2025年第一季度,肇庆市经济交出一份亮眼答卷,GDP同比增长5.5%,增速跑赢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双轮驱动”,也离不开政策精准发力与区域协同发展布局。

季度成绩单中,肇庆的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6%、全省排名第4,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3.2%,重点企业产能复苏带来增量,新兴产业增势较好,为全市经济稳中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1.8%,工业支撑拉动作用凸显

一季度,肇庆市工业总量占GDP总量33.9%,拉动GDP增长1.8%。

行业增长面超六成。在全市36个主要行业中,有25个行业的增加值呈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69.4%。特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4.6%,汽车制造业增长了2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2.2%。这些行业的增长推动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1%。

百强企业成为关键支撑力量。在1月至3月期间,肇庆市工业百强企业贡献的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9%,拉动了全市增加值增速的5.3%。其中,小鹏汽车增长了155.8%,瑞庆时代增长了98%,风华高科增长了11.6%,金田铜业增长了11.4%,这四家重点企业合计拉动了全市增加值增速的3.4%。

重点产业动能强劲。第一季度,肇庆市的“主导+特色”产业企业达到了1495家,贡献了772.17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80.6%,同比增长5.5%。为进一步优化和强化重点产业的发展,肇庆市于今年1月发布了《关于肇庆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建设工作方案》,旨在加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发展,并推动相关促进工作,以巩固和深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8.0%,产业结构不断向好向优

一季度,肇庆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完成66.70亿元,同比增长18.0%。

高端制造动能领跑。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完成22.91亿元,同比增长3.5%。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17.7%,比全省增速高33.2%;先进制造业投资完成67.9亿元,占制造业投资比例超50%,同比增长2.2%。今年3月,30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12家企业通过专精特新企业复核。

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此前,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3个项目入选《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肇庆正聚焦新能源汽车(含新型储能)、电子信息、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等四个细分行业产业链龙头和供应链平台型企业,公开择优遴选10家优秀数字化牵引单位,通过组建“1+1+N”产业生态联合体,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撑。

同时,肇庆还印发《肇庆市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工业园培育库名单,对标《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创建标准,择优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

344,区域系统性布局成效明显

肇庆正构建“344”园区发展格局,做强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3大核心平台,推动各县(市、区)整合优化开发区(园区)产业和空间布局,健全“一县一园一机构一平台”发展格局。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一季度实现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9.2%,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产业,形成“研发在湾区核心、生产制造在肇庆”的协作模式。令人欣喜的是,今年4月,该区域单月引进项目达22个,超过一季度总和,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总投资近5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肇庆高新区围绕建设工业科技新城目标,打造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先行示范,1-3月新引进项目30个、新投产项目29个,均为全市第一。

肇庆新区则致力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新都市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布局引育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消费电子产业,加快建设肇庆新区(鼎湖区)食品饮料产业园,1-3月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全市县域园区第一季度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8%、工业投资达4.1%、规上工业增加值达7.6%,多项指标增速均保持正增长。

接下来,肇庆市工信局将抓好在库项目,抓好新增入库项目,抓好新储备(签约)项目,抓好新投产项目,制定实施遍访服务重点产业链、重点工业企业长效机制,打造“四帮四找”党建服务品牌,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政策,帮助企业找市场、找订单、找平台、找政策、做融资。

撰文:王焌鑫 冯一鸣

【作者】 王焌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